8月12日临近,全球焦点再次汇聚在中美之间的“关税休战协议”上。高盛最新发布的贸易风险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产业链受地缘摩擦影响,贸易成本同比上升7.3%,企业投资决策明显转为保守。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通过大数据测算,7月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加权关税平均值已高达24.6%,创下1933年以来新高。华尔街日报披露,美方企业界近三个月向白宫递交的关税豁免申请数量环比飙升43%。在关税协议即将到期的24小时倒计时里,这场博弈与其说是经济手段的较量,更像是全球话语权的新一轮洗牌。
关税博弈升级
中美贸易关系自2018年以来便持续紧张。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全球关税调整。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当前对中国产品的平均加税幅度已较2018年提升近4倍,覆盖范围包括高科技、能源、农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总值同比下降14.2%,进口美国产品则下降17.6%。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当前美国对华依存度已远高于外界普遍认知,单一市场的贸易摩擦足以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8月10日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透露,美方希望10月底前与所有未达成协议的主要贸易伙伴完成谈判。
贝森特暗示,若贸易平衡改善,美国可能下调关税,但中国必须大幅增加农产品和能源采购。彭博社援引白宫内部人士消息,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试探中国底线并提升谈判筹码,极力避免在最后关头被迫让步。
多轮谈判交锋,焦点聚集稀土与高科技
5月至7月间,中美双方三轮高层经贸会谈先后在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举办。中方团队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领衔。谈判期间,美方代表团人数仅为15人,中方则多达75人,阵容对比引发外媒热议。
日内瓦会谈达成互降部分关税、消除壁垒、释放善意等初步成果。伦敦会谈重点围绕出口审批和限制措施展开,双方在部分领域达成框架性细节,但实际推进缓慢。
稀土成为谈判最敏感的话题。美国汽车制造、芯片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美国曾试图以氦气禁运作为还击武器,而中国2023年已实现高纯度氦气自主提取,打破美方垄断。
美方多次指责中国未完全放开稀土出口,导致美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生产受阻。与此同时,中国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显示出在关税之外也在强化反制。
专家认为,稀土与高纯度氦气的战略突破,使中国在新一轮博弈中拥有了更主动的话语权。德国《商报》评论称,欧美在关键原材料和高科技产业链上的新一轮“脱钩”,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供应。
盟友分歧加剧
欧盟、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相继被卷入中美关税战。4月,欧盟与美国达成15%关税协议,协议签署后法国总理贝鲁公开批评,称“欧洲黑暗日”降临。德国、意大利等国因如何分摊贸易成本爆发激烈争论。
日本方面,协议与公告内容不符,导致经济大臣多次抗议,首相石破茂最终被迫引咎辞职。彭博社追踪数据显示,欧盟对美出口同比下滑11.5%,日企在美投资大幅收缩,海外订单转向东南亚。
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印度、巴西也被迫表态。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关税,总税率高达50%,印度当局公开反对,巴西则宣布暂停部分美方农产品订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贸易顺差国家逐步减少,“反美贸易联盟”正在成型,世界贸易版图出现新的裂缝。
美国国内压力升级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7月,美国通过关税额外进账约2100亿美元,全年预计突破3000亿。然而供应链受阻引发的生活必需品短缺和物价上涨问题日益突出。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多次警告,部分商品库存告急,替代供应商难以短时间切换。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7月跌至近十年新低,通货膨胀率年内一度突破6.1%。
资本市场对贸易战的担忧持续升温。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芯片加征100%关税,导致英特尔、AMD等美国科技股大幅跳水。纳斯达克指数8月初一度跌破历史支撑位。
摩根士丹利分析,科技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已渗透至设计、原材料、终端销售等全链条。美国芯片制造业多年来依赖中国的上游供应和下游需求,一旦脱钩,行业受损首当其冲。
中国调整策略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二季度,中国半导体本地化率提升至29.3%,稀土、氦气等战略资源管控体系逐步完善。工信部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短板明显补齐,对外依存度持续下降。中国对美反制措施也不断升级,针对美方关键企业出台多项调查和出口管控措施,有效提升谈判筹码。
中国积极调整外贸结构,加强与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合作。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3.7%。商务部多次强调,将继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距离8月12日协议到期仅剩24小时,市场情绪空前紧张。白宫方面迟迟未就协议延长作出表态。专家分析认为,美方正试图通过“最后通牒”模式逼迫中国做出更多让步,但中国已不再是2018年被动应对的角色。中方态度坚定,强调必须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为前提,反对任何单边极限施压。
90天休战期内,美方希望用关税获得财政缓冲,并拉拢盟友组建统一战线。中方则争取时间整合经济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三个月内,美方内部党争、政策不确定性、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中国则以稳健策略应对国际变化,淡定观察美方动态。
中美经贸结构高度融合,单方面脱钩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耶鲁大学最新报告指出,美国对华依赖度已超过5.2%,为近20年最高值。业内普遍担忧,关税战持续升级将最终转化为全球“通胀输入”与“科技壁垒”叠加的新风险。
参考资料: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5-08-11 12:17: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显著飙升
盛康优配-短线配资炒股-配资网站查询-炒股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