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技师以上人才175人、集团级技能专家以上1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达70%;累计申报“五小”竞赛成果304项,56项获单项荣誉,多次获评省、市“五小”竞赛优胜单位……近年来,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坚持“政治引领、政策落实、试点引路、统筹推进”总体思路,实施“三强机制”筑基、“三航工程”赋能、“三类平台”聚势三大举措,激发创新活力,锻造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以产改汇聚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链主”企业的磅礴力量。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凝聚最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三强机制”筑基,锻造产改坚实支撑。该公司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贯穿产改全链条,把产改纳入党委与行政工作要点,建立“党委统筹、双会(党委会、办公会)审议、专班推进”机制,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同频共振;强化协同联动,创新“党委主导、工会主推、行政主责、职工主角”协同模式,工会牵头协调跨部门改革任务与试点项目,行政部门主动对接国家及地方政策,打通产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强化责任闭环,实行“三单管理(任务、问题、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分工与举措,定期分析研判,对标对表找差距,在“普遍在做”的领域巩固提升,在“没有先例”的领域探索创新,确保产改落地见效。
建设人才培育体系,厚植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沃土。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三航工程”赋能,淬炼产业铁军战力。该公司锚定“护航工程”,通过统筹职业教育与培训,构建“专业+岗位+创新”三维培训体系;打破身份壁垒,建立“三师型(技师+工程师+讲师)”人才培养机制。186名骨干参加行业高技能培训,32人获评中高级工程师和高级讲师,实现“蓝领”向“金领”跃升。在实施“导航工程”方面,该公司在拓宽中车特色“8+5(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中车核心技能人才梯队)”职业发展通道基础上,建立技能人才考评机制。目前,该公司拥有技师以上人才175人、集团级技能专家以上1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达70%,形成“纵向贯通、横向拓展”的职业成长路径。此外,该公司以“领航工程”完善薪酬分配体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行“四维薪酬(岗位价值、能力等级、创新贡献、绩效成果)”,形成“技高者多得、创效者重奖”的鲜明导向,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三类平台”聚势,激活产业智造引擎。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依托现场演示、专项比赛及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平台,打造11大工种网格化竞赛体系,包括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焊工等职业,确定相关职业对应的6个靶向培养单位,形成“横向驱动、纵向牵引、层层开展”的技能工人网格竞技体系,以“工”字号技能竞赛打造金牌工人。该公司搭建群创攻关平台,开辟产业工人参与科技项目渠道,3年来,135人次技能职工参与75个科技项目,15个项目获公司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个项目获中车科学技术大奖。该公司累计申报“五小”竞赛成果304项,56项获单项荣誉,多次获评省、市“五小”竞赛优胜单位。该公司聚焦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金蓝领+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聚焦电焊、铆工等10个主攻领域,会聚近200名骨干成员(含6个市级以上工作室、4个公司级工作室)。3年来,该联盟累计获国家专利15项,发布太原市“揭榜挂帅”课题两项,攻克247项工艺难题、工艺优化215次、技术交流349次,创造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成为技术创新与人才孵化的核心载体。
(山西工人报记者 李计勤)
盛康优配-短线配资炒股-配资网站查询-炒股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